來源:晉中晚報時間:2022-08-05 10:38:54
喬家大院喬景儼居室
喬家大院荷花盛開
盛夏時節,走進祁縣喬家大院,仿佛穿越了百年歷史。喬家大院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歷來重視保護和弘揚優秀歷史文化遺產,尤其是近年來,持續加大文物保護力度,解決文物保護中發現的矛盾和問題,真正讓文物“活”下去、“活”起來、“活”得好。
7月28日,記者走進喬家大院,只見大院里鮮花盛開,滿眼宜人風景。景區工作人員各司其職,熱情、周到地服務著游客。
喬家大院,以明清晉商翹楚、聞名海內外的商業資本家喬致庸等喬氏家族的宅院而得名,由喬家大院“四堂一園”和昌源河國家濕地公園組成,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二級博物館、國家優秀文博單位、全國文明旅游單位、山西十大文化品牌、山西十佳品質旅游景區。喬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由在中堂、德興堂、保元堂、寧守堂和喬家花園五部分組成,總占地面積2.56萬余平方米,共有18個大院、41個小院、731間房屋,被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等單位確定為“全國人文生態旅游基地”,素有“皇家有故宮,民宅看喬家”之說,名揚三晉,譽滿海內外。
喬家大院至今完整地保留了喬家鼎盛時期的商業和民俗風貌,全面展陳了北方農耕習俗、商業習俗、歲時節令、人生禮儀、民俗社火、喬家史料、喬家珍寶、傳統晉劇、祁太秧歌、形意拳術、影視道具等方面的實物,真實地反映了明清時期北方漢民族的民俗風情和晉商文化。特別是《大紅燈籠高高掛》《喬家大院》《誠忠堂》等影視劇的拍攝,使這里成為著名的中國北方影視外景拍攝基地。
近年來,喬家大院持續加大文物保護力度,讓文物“活”起來,努力講好文物歷史故事、展現文物現實意義、推動館藏文物“活”起來,確保文物保護工作扎實有序開展。
“喬家大院景區的互動體驗項目非常有創意,很多文創產品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歷史文化,服務也非常好。”景區展陳內容給太原游客陳亞飛留下了深刻印象。
山西喬家大院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王在盼告訴記者,喬家大院景區堅持把文物保護放在第一位,對文物進行系統性、預防性保護,在發展中保護,切實處理好文物安全與經濟發展的關系。近年來,喬家大院通過不斷提升展陳水平、完善配套設施、提高服務質量等有效措施,活化利用文化、文物旅游資源,喚醒“沉睡”的文化資源。
數字科技讓文物“活”起來。喬家大院作為各類文物、藝術品收藏、古建筑展陳的文博單位,在為游客創造良好參觀環境和視覺享受的同時,還肩負著妥善保護好歷史文化財產的重要責任。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等技術一定程度上調和了文物展陳與文物保護之間的矛盾,也更加便利了游客對中華歷史文化遺產的了解。
文創產品讓歷史文物“活”起來。犀牛望月鏡、九龍屏風、喬家大院冰箱貼……近年來,豐富多彩的文創產品正在讓文物及其背后的文化意蘊以年輕的姿態“活”在當下。通過文物的“訴說”,人們可以穿越時空,觸摸歲月滄桑,傾聽歷史回聲。
文物“活”起來,非遺“火”起來。喬家大院非遺項目涵蓋了烙畫葫蘆、孝義皮影、剪紙、祁太秧歌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致力于打造非遺數字化平臺,促進非遺與旅游深度融合,強化非遺與設計、科技雙向融合,培育一批具有獨立知識產權、深受老百姓青睞的非遺衍生品、區域文化品牌。
沉浸式體驗,讓人身臨其境。喬家大院開展的掌柜集結、嫁娶、拜壽等沉浸式體驗,讓游客感受現實與夢境的交錯,開啟穿越古今的夢幻旅程,盡享晉商新生活。
講好文物歷史故事,展現文物現實意義。喬家大院一直不斷完善導游詞,不斷深入挖掘喬家故事和晉商文化,更好地講好喬家故事、晉商精神,講好喬家的建筑藝術。
王在盼說:“歷史文化遺產是祖先留給我們的,我們一定要完整地交給后人。讓文物‘活’起來,用文明的力量延續文脈。致力于保護文物的祁縣喬家大院團隊將在講好文物故事的路上不斷探索,為推動文物‘活’起來堅持不懈地努力著。”
文/記者 馬永紅
圖/記者 程婧